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500 個結果

  • 【《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 (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 促當局加強向中小企解說政府補貼計劃 釋除疑慮

    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4月22日出席取消強積金對沖法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再次表達希望法例如期通過。取消強積金對沖由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2年政綱提出,至今已討論十載有餘,現屆特首林鄭月娥亦都希望盡快於今屆政府通過,而行政長官參選人李家超亦都提及支持取消強積金對沖。取消對沖方案多年來已經社會充分討論,應盡快交予立法會進行二讀及後續的審議工作。 有中小企擔心在疫情夾擊下取消強積金對沖會對財政有壓力,林振昇議員希望勞工處處長能夠接觸多些中小企業,解說清楚有關政府補貼計劃,釋除疑慮。例如,政府資助計劃下第二層資助的年期已由12年延長至25年,當時亦是綜合商界和勞工界、勞顧會及其他持份者所表達的意見進行優化,目的正是舒緩企業壓力,以協助僱主適應政策轉變。況且僱員領取遣散費以及長服金亦有條件,並不是所有僱員都符合資格領取。在積金易平台設立之前,取消強積金對沖即使在今年6月通過,實際上亦要在2025方可真正落實,仍有時間緩衝。 勞工處處長孫玉菡回覆政府資助方案改動正正是回應中小企擔憂,由2026-2028如僱主所支付費用不超過50萬,僱主支付每名僱員上限為3000元,剩餘費用由政府補貼。當局亦會加強向中小企解釋有關資助計劃。

  • 【《2022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關注有薪病假日落條款程序 及「不合理解僱」保障範圍

    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4月20日出席《2022年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向勞工處處長孫玉菡作出兩點提問。第一,本次草案條款設有日落條款,當新冠疫情受控及疫苗接種不再構成公共健康重大考慮時,勞工處處長將予以廢除,振昇關注該條款廢除程序,是否需要經過立法會批准。 第二,根據條例列明僱員按第599章規定以致活動範圍受限制而缺勤,僱主因此而解僱他們可被視為不合理解僱。振昇留意到有工會關注為何不是視作「不合理及不合法解僱」,皆因兩者定義有所區別。林振昇議員認為如僱員就不合理解僱向僱主提出補償申索,需要按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24個月,並且證明僱主非基於條例規定的正當理由解僱僱員。有工會擔心「不合理解僱」門檻太高,未能為遵守防疫規定的工人提供足夠保障。 林振昇議員希望當局能夠對此作出進一步解釋,以及將該條文列為「不合理及不合法解僱」,如以上行為被視為不合法解僱,勞資審裁處經考慮後可無須先取得僱主的同意,讓僱員復職或再次聘用僱員,也可裁定僱主支付不超過15萬元的補償金。因此也更能保障零散工及年資短的工人。 處長回覆當2019新冠病毒對市民生命健康不再造成威脅,勞工處處長會廢除該條文,並按附屬法例交給立法會審議。助理處長補充本次條例改動只提及「不合理解僱」,主要是考慮到有僱員雖可申請病假日但未必符合資格享有病假津貼,例如該名僱員沒有累積足夠有薪病假或病假不少於連續 4 天;如僱員因遵守599章而缺勤並且享有疾病津貼,僱主依然解僱他們,可被視為不合法解僱,該名員工可追討比起一般的解僱有更多權益。

  • 【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 網絡安全隱患需重視 促當局加強培養資訊保安人才

    林振昇議員出席資訊科技委員會會議,提及近年網上騙案及網絡安全罪案橫行,當局應該加強資訊保安基礎設施以及培養相應人才,避免有關企業及市民因此造成損失。雖然政府當局透過教育、培訓市民提高網絡安全意識,但面對每年都有萬多宗科技罪案同保安事故,林振昇議員擔心當局未能有足夠人手處理,必要時應設立獨立的專責部門處理,林振昇議員建議當局主動監測、識別網上保安漏洞以及詐騙罪犯。 文件亦提及到政府重視資訊保安人才,主要透過《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引入。但根據數據顯示,來港的資訊保安人才數目其實並不多,建議當局加強透過本地院校培養人才,以應對未來網絡安全的挑戰。最後,林振昇議員亦提及到早前選舉事務處有職員不慎外洩選民資料,當局應盡快就此事件檢討作出指引,並為同事進行培訓,避免再有類似事情發生。 副局長回覆會當局與相關部門一直有密切監察本港網絡安全的整體情況、亦會提升資科辦、事故協調中心的執法能力,會繼續引入專才的同時亦會加強與學校合作培訓本地人才。當局亦非常關注有政府職員資料外洩情況,為防範事件再此發生,當局已與同政制內地事務局,選舉事務處聯合作出特別資訊保安檢討,改善資訊保安系統、管理、員工培訓方面的問題。在不影響選舉事務處的工作前提下,當局盡快完成檢討提交建議。

  • 【人力事務委員會】 促當局增加行政人手 處理積壓工會申請

    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4月19日的人力事務委員會會議上,關注到職工登記局積壓了大量工會申請、人手不足的問題。根據資料顯示,過去兩年職工會登記局共接獲4427宗職工會登記申請,已登記的職工會數目由917間上升到1517間,截止今年3月,仍有1519宗申請尚待處理。當局因此建議增設首席主任,就國家安全教育事宜加強對職工會的宣傳、指導、監督。林振昇議員認同國安推廣有其必要性,亦關注到如何確保轄下職工會遵守國安法及保障市民參與工會權利,因應現時政府已有其他部門有相關宣傳、教育的工作,當局提出設立首席主任難免出現職效問題的疑慮,認為應盡快增加行政人手處理積壓的申請。 關於新設職位問題,副局長何啟明重申歡迎持不同看法人士組織行業工會,但前提是要遵守《港區國安法》及《職工會條例》,處長孫玉菡回覆,按基本法27條賦予香港市民有結社自由,遵守《港區國安法》同樣重要,解釋當局需要時間悉查工會是否會違法活動,故需要一名較資深或高職位同事帶領。

  • 【人力事務委員會】支持調整破欠基金特惠款項上限及商業登記證徵費率

    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4月19日的人力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支持調整破欠基金特惠款項上限及商業登記證徵費率,現時特惠金的上限是參考1996年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的中位數,26年未有與時並進,一直為人詬病。加上,破欠基金盈餘達60多億盈餘,提高特惠金上限情況經評估演算後,亦未有對基金財政構成巨大風險,林振昇議員支持盡快調整特惠金幫助被欠薪困擾的打工仔女。 林振昇議員亦提及當局擔心日後若取消強積金對沖後,或會令破欠基金承擔增加。但政府已有計劃為僱主提供為期25年的補貼,分擔僱主部分就取消「對沖」後的遣散費及長服金支出。林振昇議員建議如有公司營運不佳應可申請政府補貼,為僱員支付遣散費同長期服務金,以分擔破欠基金的壓力。目前破欠基金盈餘穩定,相信有利於往後繼續檢討破欠基金的特惠款項以及商業登記費。 處長回覆將來實施取消強積金對沖後,政府會為僱主提供適當的支援,但前提是公司仍然營運並且是按照法例預先支付款項然後才能向政府申請資助。關於專項儲蓄戶口,專項儲蓄戶口需要僱主為取消「對沖」後的潛在遣散費、長服金支出預先儲蓄,從而減輕破欠基金因取消對沖而帶來的開支。

  • 【財務委員會】 促當局簡化破欠基金申請程序 加強密閉空間職安巡查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4月14日出席財委會特別會議,就青年就業、破欠基金申請程序簡化、職安巡查問題向勞福局局長作出提問。 林振昇議員提及勞工處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最終有1091青年人受聘,但根據報道,實際有19000宗申請應聘,錄取的比率相當低,當局會否解釋無法配對的原因為何;會否考慮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跨部門合作以及對受聘於大灣區的青年人作出跟進,例如了解他們的就業取向、會否繼續深造、是否得到升職等等,相信掌握相關數據有助我們改善大灣區青年就業政策。 另外,林振昇議員亦非常關注勞工處更新一項指標,指在收到破欠基金申請人申請所需資料後發放款項時間,會由10個星期改善為8個星期。但實質上破欠基金申請過程繁複且需時,從準備相關文件到勞工處調解、再到勞資審裁處到最後發還付款要9-12個月,林振昇議員認為該衡量指標不夠理想,當局理應對整體破欠基金的流程進行檢討,減少繁複的程序。 最後,資料顯示去年勞工處巡查建築地盤次數達13萬次,勞工處今年亦會繼續加強巡查,以確保工作安全。林振昇議員希望當局能夠加強聚焦對密閉空間作業的突擊巡查,特別是機場地盤、小蠔灣污水處理廠等,以避免工業意外頻繁地發生。 局長回覆現正檢討大灣區青年計劃整體的評估,會與參與青年、僱主、相關組織商討了解需要改善的地方。關於破欠基金,當局只可承諾在人事編配加快工作,要似乎申請人遞交文件的時間。局長亦認同有關建築工程巡查的頻率、選址需要不斷改善,在現時制度,有些小型工程是不需要在開工前申報,局長稍後會向立法會提交建議,有關如何修改現有的申報制度,稍後亦會在人力事務委員會討論。

  • 【財務委員會】市民對中醫藥服務需求大增 當局應改善並增加中醫診所服務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4月13日在會議上就有關中醫診所服務人次及人手問題向時任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作出提問。 第一,2021年全港18間中醫教研中心的求診人次突破120萬人次,部分地區如荃灣、北區、元朗、沙田、元朗求診人次最高達到9萬,經過今次疫情市民對中醫藥信心更加大增,當局是否會研究在需求特別大的地區加開中醫診所,以滿足地區人士對中醫需求的殷切? 第二,2020年18間中醫教研中心應診104萬7千人次,而服務的中醫師人手有441人;而2021年應診人次超過120萬人次,但中醫師只有415人,應診人次增加但人手少近一成,原因為何;會否影響到服務及輪候時間? 第三,林振昇議員收到個案,有位70歲高齡的新冠康復者想預約政府提供的免費中醫服務,多次致電診所無人接聽,於是親自前往診所亦被告知不接受到場預約。當局會否改善預約熱線服務,加入長者友善的設計,方便更多長者能夠預約成功?

  • 【財務委員會】促優化應用課程及職學培訓 讓年輕人盡展所長把握機遇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4月13日出席財委會特別會議,就職業教育向時任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作出提問。 林振昇議員關注當局在中學推動應用學習課程的實踐情況。文件答覆,教育局正進一步推廣應用學習課程為有價值的高中選修科目,將結合實踐與理論。林振昇議員樂見課程數目有所增加,由過往的41個去到52個,林振昇議員認為應用課程設計未能很好地結合香港發展所需,當局是否有更具體的準則去檢視課程,以配合社會及經濟的轉變?例如選擇一些長期有人手需求的行業培訓課程,或將現時環保、創科等新興行業元素加入應用課程。 另外,政府將會就「職學僱主評核先導計劃」延長兩年,林振昇議員認為當局應該優化計劃。過去學員基本薪金一般維持在$8000左右,而建築業議會提供的培訓或「先聘用、後培訓」計劃學員月薪都有一萬元以上,當局是否會考慮調高薪金額以提高吸引性;每年1200個名額是否可以增加並擴闊該計劃到更多行業例如飲食業、機電行業等。林振昇議員認為政府應盡快改革職業教育,重新思考職業教育定位,為年輕人提供多元就業機會,從而把握時機發展適合自己的事業。 局長回覆每年都會增加合適的課程以配合香港發展,學生的興趣亦是考慮因素之一。應用學習課程設計初衷是讓學生可以透過傳統學科以外的課程了解不同行業發展前景以及入職要求,當局會一直加強這方面的工作。關於先導計劃,局長提及已收到意見,會詳細研究計劃,薪酬方面會同僱主詳細商討。

  • 【財務委員會】促盡快與旅業商討疫下新經營模式,做好逐步復甦準備

    旅發局將運用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的2,000萬元撥款 ,推出「賞你遊」郵輪「公海遊」版,以促進郵輪業復甦。林振昇議員歡迎當局推出措施扶持業界,但現時郵輪旅遊因疫情而需要暫停,已有不少的郵輪公司遷離香港。 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4月12日在會議上建議如第五波疫情逐趨穩定,政府應盡快與業界溝通商討新的經營模式以應對疫情常態化,在確保公共衞生及安全的大前提下,例如透過更嚴格的防疫要求,讓郵輪「公海遊」有序地恢復,在防疫抗疫及恢復旅遊業取得平衡。

  • 【財務委員會】 協助機場員工、車輛維修技工轉型 配合行業發展人才需求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4月11日出席財委會特別會議,就交通問題向運房局局長陳帆作出提問。林振昇議員提到2018年不幸發生大埔車禍,其後亦成立獨立檢討委員會並提交報告,政府其後作出改善包括資助專營巴士營辦商現有巴士上加裝車速限制減速器等安全設備,推出車長工時指引的安排等,現時報告所建議的落實情況如何。 林振昇議員亦關注機管局興建三跑道系統項目人手規劃問題。疫情前,機場僱員總數大概6-7萬,林振昇議員擔心在疫情緩和及通關後,如加上三跑道系統項目發展所需人手,機管局就業人數或會超過10萬。林振昇議員明白機場發展或會趨向自動化,但當局會否提早部署培訓現有的地勤轉型以繼續服務機場,以滿足項目運作需求。 另外,當局亦會研究推出《車輛維修技工強制註冊性制度》,目前註冊車輛維修技工有8263個。因應政府在二○三五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以發展電動車普及。林振昇議員尤其關注電動車行業相關人才培訓進展如何;當局會否將電動車人手培訓亦會涵蓋在車輛維修技工強制註冊計劃內容。 局長回覆運房局和機電署已積極與業界、學術團體、培訓機構等商討計劃,汽車維修技術培訓委員會已成立分組討論,將電動車培訓加入註冊計劃類別,目前工序正在積極進行中。至於機場人手方面,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自2017年推出以來至今已有超過18萬人次參加課程,目前亦正在為機場員工進行在職培訓。機場管理局會聯同航空公司、地勤員工做有關三跑項目人手需求的研究,從而聯同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推出合適的培訓課程,務求培訓足夠人手滿足三跑系統的人才需要。由於時間關係,第一條問題局方未有回覆。

回到最頂.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