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500 個結果

  • 【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 政府架構重組應避免職位重疊 加強部門之間協調及分工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5月27日出席人事編制小組會議,討論政府架構重組人手編制事宜。今次新一屆政府架構重組變動較大,引起社會關注。林振昇議員希望今次改動能夠有助加強部門之間協調及分工,以聚焦改善香港深層次問題。 林振昇議員主要關注兩個問題,第一如何避免過去政府已批准或計劃設立的首長級職位與現時政府架構新增職位重疊?林振昇議員建議政府就所有新增職位進行全面檢視,避免出現職責重疊、分工不明確的情況。第二,今次政府架構重組亦有新增貴賓車司機職位,由於前線公務員晉升職位並不多,林振昇議員關注其職位是否容許對外聘請還是按公務員體制內部晉升,相信如按公務員體制內部晉升,有助提升前線公務員士氣。 創新辦總監何佩玲女士同意林振昇議員的關注及建議,認同頂層設計的新增職位不應與人事編制開設的職位有所重疊。而公務員事務局副秘書長張馮泳萍女士則表示,現時大部分司、局長都會選擇聘請內部政府司機,而現屆政府經討論後考慮到工作需要,都一致認為應該遵循公務員體制內部招聘政府司機。

  • 【財務委員會】 促當局檢視及優化智慧監獄推行 以提升運作效率及加強資訊安全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5月27日出席財務小組委員會會議,支持懲教署一項申請撥款,關於在19個懲教院所/設施全面推展「在囚人士綜合智能通訊系統」。該系統是一套專門設計的自助電話通訊系統,在囚人士經批准後,可在指定地點以自助形式致電指定親友,相信有助提高懲教處工作人員工作效率,以及便利在囚人士撥打電話的需求。 就此林振昇議員主要關注三個問題。第一,該系統率先於2021年在大潭峽懲教所試行, 而該懲教所屬於低度設防並且在囚人士數量較少,當局在計劃進行後是否有進行檢討並優化,以適用於在囚人士較多、高度設防的懲教所? 第二,有在囚人士擔心系統實行所帶來的私隱問題,雖然系統設立能夠提升運作效率、加強院所保安和促進在囚人士更生。但由於過去政府部門曾出現外洩資料情況,如何確保承辦商在安裝系統時加強資訊安全? 第三,有關項目完工需時約 6 年,但舊式懲教所需時可能會更長,如果從長遠發展智慧監獄方向來看,當局會否考慮將一些合適的舊式懲教院所合併為一間新的院所,以更快配備智能通訊系統,推行現代化的管理模式? 詳情請觀看視頻,了解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對此回覆。

  • 【工務小組委員會】 區域法院案件輪候時間達210天 促調整輪候時間改善公眾服務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5月27日出席工務小組會議,就區域法院案件輪候時間過長、無障礙設施增設以及推行電子預約服務問題,向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女士作出提問。 根據2021年香港司法機構年報有關區域法院輪候時間顯示,在刑事案件方面政府設立目標為100天,但在2021年實際輪候時間為210天,現時案件輪候時間愈來愈長,司法機構因此向立法會建議斥資58億港元建立新的區域法院大樓。除硬件配套以外,林振昇議員關注政府會否訂立目標調整輪候時間,以改善公眾服務;另外,過往舊式法院例如土地審裁處因是歷史建築物相關配套不足,林振昇議員希望將來新大樓建設能夠增設更多無障礙通道及設施,便利長者。最後,林振昇議員亦留意到目前土地審裁處、高等法院、綜合調解辦事處已設有電子預約服務,希望能夠將電子預約服務盡快擴展到其他級別的法院。 梁女士回覆,由2020年開始區域法院處理同2019年反修例事件引起的刑事個案急劇增加,由於涉及被告人多、審案時間長、個案複雜,以致影響區域法院輪候時間未能達到目標。當局將會吸取經驗,在新增的法院大樓增設足夠容納多被告人的法庭,有助縮短刑事案件審理輪候時間。短期內,當局亦會盡力使用現時所有法庭的設施令案件盡快得到審理。關於無障礙設施,梁女士表示會依照規定增設升降機同電梯直達不同樓層,方便長者。至於電子預約系統,個別法院已經推行試驗服務,如果適用都會在其他法院推行電子預約服務。

  • 【工務小組委員會】 關注觀塘區基建設施施工對居民生活及交通影響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5月27日出席工務小組會議,關注發展局建議通過一項工程計劃,有關在觀塘興建基建設施以配合觀塘行動區發展目標,其中包括橫跨偉業街連接開源道的有蓋行人天橋等,相信有助改善觀塘多年來的塞車問題。 林振昇議員關注文件提及其工程所帶來的額外車流,不會對鄰近地區的交通造成嚴重不良影響。但開源道迴旋處附近擠塞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在此開展工程的影響不容低估。林振昇議員希望當局能夠加以說明為何以上工程不會對交通造成影響。 另外,除本次工程將會在觀塘開展外,另一項有關職業訓練局九龍東新校舍工程亦會在觀塘偉業界一帶動工,兩項工程施工地點相近,部分施工範圍亦涉及海濱長廊,而將來新校舍建成亦會帶來大量學生出入,當局會否就交通流量、海濱長廊設計作綜合評估及一致安排? 當局回覆觀塘行動區計劃包涵部分海濱長廊的改善工程,將來完工後海濱長廊會由觀塘一路連貫到茶果嶺。另外,關於開展工程對交通的影響,當局表示會要求承建商在某些特別影響路面工程的施工時間安排在夜間非繁忙時段,當局亦會進行相關拆卸工程以提供更多道路空間,令到路面有足夠行車空間,盡量將對交通影響減到最低。

  • 【明報】|政綱展決心 盼未來特首凝聚各界 解社會難題

    林振昇|立法會議員、勞聯主席 政府將於7月1日正式換屆,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任重道遠,社會對他寄予厚望,盼可凝聚各界力量,透過其政綱中細列的多項措施及施政藍圖,化解深層次矛盾,解決香港面對的多個難題。 筆者身為工會工作者,特別關注政綱內的勞工政策。「勞工」並非只與僱員有關,還涉及人才培訓、社會人力規劃,而勞資關係穩定亦有助於社會穩定發展、強化本港生產力及國際競爭力,有益於整個社會發展。李家超的政綱點出了幾項重要人力、勞工政策的優化,令筆者眼前一亮。 青年為未來棟樑、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總體政綱從多方面為青年構建多元發展機會,也為勞工市場注入新動力。當中,李家超為香港發展定調「無創科、無未來」,決意提升香港競爭力,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並發展成為創科中心,政綱也提出制訂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助力青年健康成長和多元發展,同時會為青年提供更多不同類型和高質量的職業培訓、就業機會、創業支援,提升青年綜合能力和競爭力,全方位助力青年發展。 最令筆者引頸以待的是「推廣職業專才教育,繼續發展跟傳統學術教育雙軌並行的進階路徑」。筆者與所屬機構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一直提倡加強職業教育發展,避免職種單一化,改變固有「工字不出頭」印象,盼望在這點政綱基礎下,新一屆政府能著實檢討學徒條例,建立更多應用學科、應用學位,讓年輕人有進修、晉升空間,鼓勵他們投身建造、安老及機電業等具有前景的行業。除此以外,政綱也承諾會進一步檢討外判制度,改善外判承辦商僱員的待遇;加強勞工職業安全的保障,檢討和修訂《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加強職業安全教育。筆者樂見政綱中提到兩項勞工界一直著力跟進的重要議題,能夠明確在政綱落筆,也展現了候任特首的取態及決心。 外判制度實有檢討必要,據2020年的政府數據,四個主要採購外判服務的部門包括康文署、房屋署、食環署以及政府產業署,單單這四個政府部門,轄下外判服務承辦商聘用的非技術員工,已經超過三萬人,相當於15%的公務員整體人數。 外判制度以「價低者得」作招標條件一直為人詬病,雖然制度持續有改善,例如食環署改用「價格評分」及「技術評分」各佔一半的評分比例,惟「價格評分」仍然佔相當高比例,即承辦商仍會以低價投標,令員工薪酬或福利因此而被剝削。 另外,在疫情之下社會更認識中醫藥,市民往常較多看中醫調理身體、固本培元,但第五波疫情肯定了中醫藥對病症治療的功用,各界對中醫治療更有信心,有助中醫業在本港發展,配合政綱提到將研究進一步促成中醫在預防、治療到復康方面,有更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加大推展公立醫院中西醫協作診斷治療,增加參與醫院的數目和選定疾病範疇,相信中醫藥定能發揮角色,分擔西醫治療負荷。觀乎以上每項善政,筆者衷心期望香港能再創輝煌,青年、基層、勞工能共享社會發展的豐碩成果。 原文刊於:香港《明報》 刊登日期:2022-05-26 連結:https://flu.hk/3d8b1

  • 【人力事務委員會】關注最低工資討安排 及安老院舍僱員工資

    林振昇議員出席2022年5月17日的人力事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兩方面關注。 第一,《最低工資條例》規定法定最低工資水平須每兩年至少檢討一次,亦即是無排除可以一年就去檢討。林振昇議員建議政府可以持續觀察通脹情況,當通脤達到某個水平就即時啟動最低工資水平檢討程序,並非一定等兩年才作檢討,務求緊貼市況及顧及基層工友面對急速的物價變化。 第二,根據政府統計處出版的2021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報告,安老院舍僱員的每小時工資五分位數為39.1元,十分位數為40元,中位數才53.1元。林振昇議員認為這調查反映安老院舍人手的工資偏低,若最低工資不獲及時調高,安老院舍工友的工資亦不會獲相應調整,最終難以吸引更多人士入行。 一起睇片了解勞福局副局長如何回應林振昇議員的問題。

  • 【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 促當局優化智方便應用程式服務 並加強推廣智慧燈柱的效用

    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5月16日的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會議上,關注智方便應用程式使用情況及智慧燈柱試驗計劃進展,並向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作出提問。 林振昇議員關注智方便應用程式服務優化問題,目前有130萬市民登記。但市民對於平台的使用體驗似乎並不滿意,智方便在有關應用程式商店評分較低,有不少用戶反映身份證驗證的部分多次嘗試都未能成功識別,亦有市民反映無人回應相關投訴。林振昇議員認為當局應該積極收集意見盡快優化應用程式,否則即使新增功能亦未能吸引市民登記使用,間接造成浪費公帑。 文件亦提到當局將會於2023年安裝好全部400支智慧燈柱,但有關計劃其實早於2019年開始推行,而鄰近的新加坡已經著手升級全國11萬盞街燈,相比之下,香港工程速度緩慢。智慧燈柱是構建智慧城市的其中一個元素,林振昇議員認為政府需加強宣傳智慧燈柱如何便利市民生活,應該加快安裝並擴大計劃至北部都會區。

  • 【與全面實施旅遊業新規管制度相關的7項附屬法例小組委員會】 促當局放寬導遊續牌安排 以順利過渡新規管制度

    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5月16日出席會議,討論即將實施旅遊業新規管制度相關的7項附屬法例。林振昇議員主要關注導遊續牌資格及續牌期限,並向旅監局張嘉賢總監提問。 按照以往規定,如有意考取導遊牌,需修讀指定急救技能課程才合乎資格申請,從而確保導遊能夠掌握基本急救知識以作應對。根據最新規定,導遊除初次申請牌照以外,之後每一次續牌前都要取得旅監局認可的急救技術證書。林振昇議員明白當局原意想提升業界水平,但考慮到領隊和導遊畢竟不是專業急救人員,建議當局檢視相關要求的可行性。 另外,現時導遊續牌前還須完成旅監局指明的持續專業進修課程,據林振昇議員所知,好多導遊都在修讀課程,希望能夠趕在1/9/2022 限期前完成續牌,以過渡新規管制度。而且受疫情影響,好多機構都停辦課程,當局是否酌情放寬續牌條件?如果將來導遊續牌期限需要延長,是否需要修改附屬法例? 詳情即睇總監如何回覆林振昇議員提問。

  • 【教育事務委員會】 促當局增加職級同時設立指標 提升小學教學質素

    林振昇議員出席2022年5月6日的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討論改善公營小學中層管理人手,以及理順公營小學校長和副校長薪酬。有關建議其實早在2019年已獲事務委員會委員同意,可惜最終因社會事件而被擱置。隨著社會對教師質素期望越發提高,林振昇議員同意學校需要增加主任級教師數目,推動小學更好實行國安教育、生涯規劃、STEM教育以及價值觀培養,但如無相應指標較難衡量成效,林振昇議員建議增加職位同時亦要設立目標,全面提升教育質素,亦符合社會對學校及教師的期望。 有關建議包括在公營小學由每 3班設1個主任級教師職位,改為每3.2名教師設1個主任級教師職位,以及提升小學副校長薪酬點,疫情下有關撥款申請必然會引起社會關注,尤其過往公務員有關文職、救生員職系架構多年難以得到檢討,部分職位入職條件已與時代脫節已久,因此今次晉升職級改動,引起市民關注,亦會令市民對教師、校長職責要求大幅增加。有教師團體反映教師每週平均工時已超過60鐘頭以上,林振昇議員擔心如教師行政工作依然繁重下應如何落實學校推動的項目,當局是否有方法提升教師項目管理的能力?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回覆,希望透過改善中層管理人手提升學校教學質素。蔡副局長重申重點在於增加中層管理職級數目並不是增加人手,目的是令到學校加強中層管理及專業領導,做好規劃、統籌及監督工作,至於減少教師工作量並不是局方今次改動目的。另外,有關建議由教師專業專責小組提出,對整個教師職級架構影響不大。

  • 【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 促當局改善上訴機制 加快審核免遣返聲請申請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5月4日出席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關注當局將會保留助理處長(遣送審理及訴訟)編外職位三年,以負責處理免遣返聲請的工作事宜。現時本港仍有約14 800名聲請人在港,當中大部分在其聲請或上訴被拒後提出司法覆核許可申請,因而阻延遣返安排申請。林振昇議員認為部分真正需要支援難民居住惡劣問題仍然值得關注,但亦同意有關機制被濫用情況越趨嚴重,過往亦曾因此牽涉治安問題,甚至對普通少數族裔人士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林振昇議員是支持當局開設職位加快審核後繼聲請要求以及打擊濫用情況。 林振昇議員在會議亦希望當局多作說明增設職位後如何更好加強執法從源頭兜截偷渡來港,特別是跨境偷運人口集團入境者。另外當局亦提及會改善處理與免遣返聲請有關的上訴,截至 2022 年 3 月,尚待上訴委員會處理的上訴約有2 6 00宗。林振昇議員建議當局加強與其他政府部門協調,尤其在法援及翻譯服務方面,以減少行政程序時間。最後一點,由於免遣返申請人數增多,亦導致對社會秩序造成威脅的被羈留人士也隨之增加,林振昇議員建議當局應該盡快檢討羈留配套設施以應付這巨大挑戰。 當局回覆執法科會繼續與本地及內地執法機關緊密合作,嚴厲打擊水陸兩路的偷渡活動。關於上訴機制方面會加強同上訴委員會、司法機構保持緊密聯繫。至於羈留方面,現時在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可容納500人聲請人士,懲教署轄下的大潭峽懲教所亦已在2021年5月重新啟用。

回到最頂.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