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500 個結果

  • 【《2022年電車條例(修訂車費)公告》小組委員會】 電車加價不應過於頻繁 建議電車文化融入本地旅遊

    電車是屬於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很多市民都希望香港能保留電車這項本土文化。但在疫情之下電車公司的收益持續下降,令電車公司在2022年再次提出要加價,12歲或以上人士由2.6元加至3元,小童則由1.3元加至1.5元。電車公司上一次加價要追溯到2018年的7月,四年後電車公司再次提出加價。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7月4日出席《2022年電車條例(修訂車費)公告》小組委員會會議,提出未來要令電車乘客人數穩定回升將會是一個大挑戰,而且電車的車費加幅不能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車費加幅相提並論,即使電車車費加價的比率大,但電車在加價後都依然都是目前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市民普遍不希望電車公司在短期內再加價,林振昇議員建議電車公司在未來提出加價方案的年期延長,以免令市民認為電車公司不斷加價。 另外,政府更應實事求是,透過其他方式令電車公司的收入增加,從而令電車公司能維持營運成本。林振昇議員建議把電車結合香港本地旅遊,透過在本地旅遊中加插乘搭電車的元素,把電車文化和本地旅遊融合,令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能夠持續被推廣,更多人能欣賞和體驗電車文化的同時電車公司也能有更多車費外的收益。 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黃珮玟回應,對林振昇議員建議將電車加入旅遊從而增加客源的建議表示有興趣,電車公司和旅遊及發展局都會盡力配合和探討。另外,下次加價的時間點未能在現時估算,因為要先觀察加價後電車公司能得到的收益能否追趕疫情前數額。

  • 【工務小組委員會】西九文化區將興建登岸設施 促打造具備旅遊特色景點之一

    政府將於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海旁建設登岸設施,方便遊客使用水上交通工具前往西九文化區。由於其鄰近M+博物館和故宮文化博物館,皆是香港新的旅遊熱點,將會吸引很多遊客前來參觀。當局除了建立隔音屏會否有其他措施確保工程不會影響普通市民前往西九文化區參觀? 另外,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6月27日在會議上關注其登岸設施作為旅遊特色的意義,其設計理念能否配合整個西九文化區的風格,讓遊客一登岸便能感受西九文化區的文化氣息,當局會否亦考慮加入太陽能板的環保設計,令遊客感受到香港西九區的文化氣息同時也感受到香港的環保發展?

  • 【財務委員會】 發展智慧海關 關注合約員工能否轉為編制以內

    財務委員會討論「智慧海關資訊科技基建設施」,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6月25日認同海關與時俱進引進資訊科技設施,這也是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的一部份,幾個紀律部隊部門亦陸續更換不同的資訊科技系統。 林振昇議員關注到當新系統引入後,將會大規模整合部門50多個系統,這些都是全新安排,因此有關同事使用的培訓是否足夠,以釋除公眾對資訊科技安全的疑慮。 另外,林振昇議員也留意到文件中提及會預留4000多萬去聘請合約員工以推行系統,部門會擴大合約員工的聘請數目,還是聘用外判員工作維護系統,這方面會與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如何分工。林振昇議員尤其關注短期合約員工若果在持續維修系統方面有需要,是否能夠將其轉為編制內的員工。 香港海關助理關長(稅務及策略支援) 譚溢強,有兩班同事必定會受訓,第一是用家的培訓,第二則是有資訊科技知識的同事去學習維護系統。助理關長又表示,部門設有資訊科技科同事支援,而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是維護系統的核心同事,有需要會視乎系統需要情況再去聘請員工。

  • 【香港仔】|回歸25周年有感

    林振昇 | 立法會議員、勞聯主席 下周五就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的大日子!撫今追昔,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勞聯)的足跡伴隨着香港回歸的歷程,一路走來。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和英國開始就香港問題談判。此時,香港正值經濟轉型,工廠紛紛倒閉,工人大量失業,工潮不斷湧現。不同行業的獨立工會開始聯合行動,為工友爭取權益保障,這也促成勞聯在17個工會及勞工團體的支持下於1984年正式成立。同年12月,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認中國將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之後勞聯與其他28個工會組成「勞工界基本法聯席會議」,勞聯獲選擔任聯席的秘書處,積極收集並反映勞工界對《基本法》的意見。現時《基本法》第27條規定香港居民享有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這正是勞聯與其他工會團結爭取的成果。 回歸後,勞聯繼續在為勞工打拚的征途上前進:2001年,勞聯首次提出政府要設立失業貸款基金以保障失業人士生活,而「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於2021年推出。2000年,勞聯建議政府就最低工資立法,而法定最低工資於2011年正式實施。2010年,勞聯開始爭取強積金取消對沖安排,而取消對沖的法案已於今年6月獲立法會通過……二十五年來,勞聯努力將一個個倡議變成現實。 四分之一世紀的光景裏,勞工拚搏奮鬥,以汗水澆灌紫荊花,使之綻放芬芳。勞聯將繼續致力維護勞工的合理權益,促進社會繁榮並使勞工得享發展成果。同時期望特區新一屆政府施政,多聽聽勞工的聲音,多看看勞工的處境,多想想勞工的心願,不負這群辛勤的「園丁」,讓紫荊花永遠盛開。 【周昇詞】專欄 原文刊於:香港《香港仔》 刊登日期:2022-06-24 連結:https://bit.ly/3vpu7Ga

  • 【工務小組委員會】 職訓(茶果嶺)新校舍發展 促海濱先落成便利居民

    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職業訓練局九龍東(茶果嶺)新校舍發展計劃」,林振昇議員與許多同事同樣關注觀塘交通擠塞問題,早前已表達過憂慮。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6月24日在會議上主要關注兩方面,第一,這個項目除了校舍之外,還有海濱長廊的綠化地帶,供將來學生、居民使用,原先教育事務委員會中有簡單交代項目進程,但來到工務小組反而未見確實時間表,林振昇議員促請政府加快這一段海濱長廊連結,讓屆時附近居民,如麗港城的居民可先行使用。我亦希望長廊日後可多與職訓局合作,多展示學生的文化或藝術作品,促進社會認識職專教育。 第二,林振昇議員關心職訓局與業界合作,除恆常合作項目,校舍座落觀塘,是否可把握九龍東的計劃、發展機遇有更多發揮,例如與新企業合作或與當區的僱主進行更多職業轉介。 會上,職訓局副執行幹事廖世樂博士回覆說,職訓局會積極進行工程,希望可分階段完成海濱長廊;職訓局一向與社區有密切連繫,並希望與當局家長、中學作聯繫,提升大眾對職專教育的認識,亦會推動業界的認識。

  • 【立法會會議】建議當局推出更多原區安置安排 解決公務員合作社重建問題

    會議過程正式紀錄 2022年6月22日|星期三|上午11時|會議開始 林振昇議員: 主席,主體質詢第(三)部分提及的合作社樓宇,是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其住客大部分都是年過80歲的退休公務員長者,他們居於有關社區已數十年,其實只希望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環境中安享晚年。據我所知,政府之前曾推出原區安置計劃,例如在啟德的“樓換樓”計劃。我想問政府未來會否推出更多原區安置安排,藉以提供誘因解決合作社樓宇的問題,從而增加土地房屋供應呢?多謝主席。 發展局局長: 多謝主席,多謝議員的補充質詢。就市區重建項目而言,我們的構思是正如大家都知道,有關業主可獲補償,而“樓換樓”單位一般位處原區,相隔不會太遠,亦是業主的選項。不過,我可以與大家分享一點,就是並非所有業主都會選擇“樓換樓”,因為他們的考慮各有不同。有些情況是,有業主可能因為想與子女同住,因此想遷往另一區,這情況亦存在。至於租户方面,如果他們符合資格,其實可以“上樓”。如是者,他們便要遷往房委會或房協適當的屋邨。在“專用安置屋邨”的概念方面,議員亦知道其數目越來越多,我們亦朝這方向考慮。有關市建局的項目,我們也會予以考慮,但我亦在此說明,項目的具體安排要待可以宣布時才能宣布。如果市建局需要土地興建專用安置設施,政府亦樂意予以支持。

  • 【工務小組委員會】 支持改善稔灣路、深灣路 配合綠色旅遊發展

    疫情之下市民無法到外地旅遊,政府將會加強推廣香港本地的生態旅遊,稔灣路、深灣路附近的地段都是本地生態遊的熱門地區,在未來經政府發展生態遊後相信稔灣路與深灣路的使用率將大幅提升。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6月22日在工務小組委員會表示支持稔灣路 (北) 與深灣路的改善工程,並建議政府在稔灣路和深灣路的沿途都興建完善的公共設施,例如泊車位置、休憩地區、洗手間等等,以配合在未來將發展綠色旅遊的需要。 另外,現時都有本地旅遊團在深灣路前往流浮山遊覽,附近亦有港鐵接駁巴士站,考慮到在未來道路的使用率只會更高,林振昇議員詢問當局會否一併考慮改善流浮山大街迴旋處的泊車位?以免因人群擠擁而造成危險。 最後,深灣路至流浮山的道路改善政府已用4年半時間進行勘查研究工作,林振昇議員建議政府在平衡環保的評估同時,亦可以適當壓縮程序可以加快進行研究。 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處長陸偉雄回應:在時間性方面本局會盡力壓縮處理的時間,而道路的設施配套和交通安排也會盡量考慮。本局會和運輸署再合作研究道路的改善方案。

  • 【人力事務委員會】促當局全面檢討職業病種類並對工作過勞作出指引

    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6月21日的會議上主要關注兩個問題,建議當局全面檢討法定職業病範圍以及對工作過勞作出指引。現時《僱用補償條例》附表2下的法定職業病已有多年未有檢討,對上一次更新已經是2005年,遠比其他國家地區落後。振昇留意到現時附表2下的部分職業病種類多年來並無個案,或者同相關行業式微有關。相反,本港產業以服務行業為主,服務從業員多數患有的下肢勞損多年來卻遲遲未能納入職業病範圍,當局會否考慮全面檢討法定職業病範圍,並相應增加符合時宜的職業病種類例如下肢勞損?

  • 【人力事務委員會】促當局確保護理員合理權益 並加強巡查外勞被剝削情況

    安老院舍缺乏人手,很多安老院舍都會聘用本地照顧員和外地勞工,在兩種員工之中有部份僱員都未能得到應有的薪金和津貼。 林振昇議員出席會議,關注勞工處對輸入勞工情況的巡查情況。有媒體報道外地勞工實質收到的工資低於合約中所寫的薪金,勞工處如何可以透過巡查切實了解並減少外勞被剝削情況?另外,疫情期間政府為支援前線抗疫員工,向院舍護理員發放$500/天的特別津貼,但我們卻收到有本地護理員反映,其僱主刻意編更令其工時未夠半日,只能領取一半即$250/天的津貼,未能全數落到僱員手中,建議勞工處考慮為僱員設有投訴熱線電話,以提高阻嚇力。

  • 【人力事務委員會】關注吊船致命工業意外事件 及少數族裔職業安全問題

    對於早前發生的吊船致命工業意外事件,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6月21日的人力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希望勞工處能夠盡快交代有關跟進情況。另外,針對嚴重的工業以外,工廠及工業經營(安全管理)規例下都設有紀律審裁委員團,處長可以針對事件召開會議進行聆訊,嚴重情況下有權將相關安全審核人士吊銷註冊。建議當局考慮利用規例加強安全工作的督導,希望當局能夠加以解釋設立委員團的作用。 第二,林振昇議員關注少數族裔職業安全問題。少數族裔多數從事風險高的工作,有統計數據顯示有兩成南亞裔男士從事建造業,林振昇議員亦收到少數族裔工友反映難以報讀安全督導員課程,當局又會否考慮推出配以英語或少數族裔語言教學的安全督導員課程,讓更多少數族裔報讀,從而提高職安宣傳的成效。

回到最頂.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