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500 個結果

  • 勞聯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出席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暨政府就職禮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普天同慶!「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保證。勞聯衷心感謝中央長期對香港的關懷和支持。 勞聯熱烈歡迎和期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 五年前,習近平主席訪港,強調香港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為香港發展把握了正確的方向。今天,我們期待習近平主席再次引領香港特區開創新篇章!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 料下期失業率續跌 惟憂下半年服務、旅遊就業再受創

    今年3月至5月失業率稍微下跌0.3%,至5.1%,受惠於社交距離措施放寬、消費券效應以及保就業計劃的正面影響,就業情況稍見好轉。不過,近日本港疫情有反彈跡象,如出現酒吧群組等,難免令人擔憂政府會再度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打擊剛恢復的本地旅遊團及餐飲業。 按行業分析,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在2022年3月至5月較上一期間顯著下跌1.2個百分點至8.8%。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大幅下跌1.9個百分點至11.0%。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認為,社交距離措施分階段於4月底及5月中放寬,適逢 5月有多個節日,如勞動節、佛誕補假以及母親節,配合消費券計劃再加上節日效應,帶旺了整體消費,為市面上帶來「小復蘇」,因此可見飲食及零售業失業情況緩和。另外,早前政府公佈「2022保就業計劃」向僱主提供為期三個月(5月至7月)的工資補貼,有助僱主維持現有人手,減低裁員意欲。 周小松預料,下期反映4月至6月的失業率仍有下跌空間,因撇除了未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3月份,以及4月至6月各行業有輕微復蘇情況。 雖然如此,勞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認為就業市場在下半年仍有隱憂。他表示,近日疫情有反彈跡象,本地確診個案連日破千,擔心政府或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限制本地旅遊團,如最新推出的沙頭角本地遊,以及餐飲業等,令失業情況隨疫情再次惡化。另外,林振昇亦憂慮,反彈的疫情會影響外遊團,包括外地會收緊香港市民的入境要求或檢疫要求等,影響港人外遊意欲。 林振昇促請政府密切留意勞動市場,並需要適時為失業人士提供援助,包括在如有需要的情況下考慮推出新一期臨時失業支援計劃及延長百份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等,萬一市場情況再次轉差,也不致令失業人士苦無支援。 林振昇、周小松立法會議員 二零二二年六月十七日

  • 干德道吊船意外聯合聲明

    港島半山干德道今日發生吊船墮下意外,兩名工人當場證實死亡。九勞社團聯會職業安全及健康推廣委員會、香港機電業工聯合職安全督導協對今次致命工業意外深表遺憾,並對死者家屬以切慰問。我們強烈要求勞處必須展開深入調查、切實檢討意外原因,同時必須加強工地巡視及監督避免再生。 據報道,現場所見大廈外牆繫着吊船的鋼纜斷裂而天台亦發一組架彎曲及。在香港,吊船是高空工作較常見的一種具。根據《廠及業經營(吊船)規例》,所有懸吊纜索及規例》,所有懸吊纜索及安全纜索均經合資格的人檢查並認定為處於安全操作狀況。而且吊船擁有人須確保在其上工作的每個人均須是接受過訓練並取得相關證書。 實際操作時,在吊船上的工人員必須留意現場環境來判斷如何進行。《廠及業經營實際操作時,在吊船上的工人員必須留意現場環境來判斷如何進行。《廠及業經營(吊船)規例》定用以載人的吊船擁有須向使其每個提供一條安全帶及獨立救傷。唯干德道發生的意外現場相片所見,大廈牆繫着吊船鋼纜斷裂墮地爛如廢鐵零件及繩索四散地上,警員天台初步調查亦發現一組吊架彎曲鋼纜裂開。因應上述意外很多安全設備及個人保護裝(PPE)都未能阻止意外發生,實在需要政府、業界以及前線工作人員檢視成因及避免類似的問題。 我們亦留意到,吊船外時有發生。上月伯爵街一幢住宅大廈工業兩名人操作吊船於大廈外牆工時,疑因支撐的金屬臂突然倒塌導致陷入半天狀態。其後救護員到場,將其中一名報稱受傷工人送院治理。據現消息了解支撐吊船金屬臂嵌於大廈天台主力牆。事發時,疑因石屎不勝負荷金屬臂突然倒塌引致意外生以上個案存在類同的情況都是金屬臂突然倒塌,引致吊船下墜意外。我們強烈促請勞工處加巡查及嚴謹監督,必須檢視不同工地就吊船作是否有緊遵法例及安全指引。 另外,本港職安健法例罰則一直為人詬病被指偏低、欠阻嚇力無助改善僱員。以2020 年為例,2020年共審結27宗涉及致命職業意外的個案,每張傳票平均罰款約宗涉及致命職業意外的個案,每張傳票平均罰款約 24,000元,每名被告的平均罰款約為62,000元。當局雖提出《元。當局雖提出《2022年職業安全及健康法例年職業安全及健康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以修訂《工廠及業經營職安全健康提升罰則但我們條例草案》,以修訂《工廠及業經營職安全健康提升罰則但我們條例草案》,以修訂《工廠及業經營職安全健康提升罰則但我們認為修例一勞永逸,促請福局及工處必須適時再檢討法或再度提高罰則,如監禁年期等,以提升阻嚇力讓僱主更自覺確保工友安全達致「零意外、傷亡」。等,以提升阻嚇力讓僱主更自覺確保工友安全達致「零意外、傷亡」。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職業安全及健康推廣委員香港機電業工會 聯合職安全推廣委員暨 香港安全督導員協會 二零二二年六月十三日

  • 呼籲同心戰勝疫情 全力配合政府抗疫

    疫情嚴峻,本港每日新增數千宗確診,隔離設施有限、醫療系統瀕崩潰,中央政府動員全力支持香港打好這場抗疫戰。勞聯與兩位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及周小松今日發聲明,堅定支持特區政府採取一切措施壓制及穩住疫情,以確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香港社會大局穩定。 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支援香港抗擊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控制疫情是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目前香港最大的敵人就是病毒,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是負起抗疫主體責任,貫徹實行「動態清零」策略,既借鑑內地行之有效的防疫經驗,也要針對香港實際情況,採取更精準、更有效的抗疫措施。 防疫措施之效,必須社會大眾同心同向,我們呼籲各會員、社會大眾積極支持和配合抗疫工作,發揮包容及忍耐的精神,在抗疫中各盡所能,打好抗疫戰。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香港才能真正渡過難關。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林振昇|立法會議員 周小松|立法會議員 二零二二年年二月二十二日

  • 【香港仔】|全總與香港勞工並肩同行

    林振昇 | 立法會議員、勞聯主席 明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三周年的大日子,可喜可賀!香港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香港市民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風雨同舟。勞聯與中華全國總工會(全總)多年來也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凝成了深厚的情誼。 全總於1925年正式成立,是各地方總工會和各產業工會全國組織的領導機關。全總的其中一項主要職責,就是負責與香港特區工會的交流工作。勞聯會定期組織工會交流團拜訪全總,就勞工權益、職業安全、社會保障等方面座談,而全總亦有派代表參觀勞聯各中心等。此外,筆者在2018年有幸隨香港各界工會代表團,列席參與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了解全總在工人組織、扶貧工作、推動職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每年國際勞工組織舉行的國際勞工大會,全總與香港勞工顧問委員會代表都會一同參與,與世界各地的勞工團體溝通交流。 疫情期間,全總向勞聯捐贈防疫物資,支援本港工友抗疫。本港疫情爆發之初,市面出現「口罩荒」,基層工友更是「一罩難求」。當時全總向勞聯緊急捐贈一批口罩,勞聯再將之派發給有需要的會員、工友,以解燃眉之急。第五波疫情爆發後,多個行業的前線工友對快速檢測套裝需求殷切,此時全總再次伸出援手,捐贈大批快測套裝給勞聯,再分發給工友。全總的熱心襄助,令人感動。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由於疫情,勞聯與全總近三年來未能互訪,但仍然保持聯絡。筆者期盼,勞聯與全總之間的合作更廣泛,將來就產業升級、勞工轉型、大灣區人才互動等方面持續交流,而雙方關係亦進一步深化。 【周昇詞】專欄 原文刊於:香港《香港仔》 刊登日期:2022-09-30 連結:https://bit.ly/3C8QOT3

  • 【財務委員會】促就公務員加薪事宜與工會加強溝通 及將調整差額作為明年考量因素

    林振昇議員於2022年7月22日出席會議時表示因現時經濟環境並不明朗,政府基於六大因素而下調加薪幅度都是意料之中,但中層和高層職級的公務員薪酬加福和淨指標相差較大,難免令人覺得政府在另外五大因素中只著重經濟因素,令好多公務員團體感到失望。 林振昇議員建議政府往後在商議公務員薪酬調整時應加強公務員團體溝通。另外,林振昇議員今次高層和中層的薪酬調整指標的差額可作為下年調整薪酬考慮的因素,以免影響到公務員的士氣。

  • 【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 公務員加薪幅度忽略公務員士氣 冀加強與公務員團體良性溝通

    我在2022年7月13日的會議上,提到公務員在2022年劃一加薪2.5%後,社會中不斷傳出加薪幅度太低和應凍薪的兩極化聲音。其實面對過往兩年的凍薪,本次加薪能對很多前線、技工職級的公務員生活有所改善。尤其是新制公務員除了供強積金並沒有額外的退休福利,面對的困難其實同普通打工仔差不多,林振昇議員不希望社會將公務員和其他行業的工友擺在對立面。 考慮到今年本港受疫情影響經濟受創,林振昇議員相信大部分公務員對薪酬加薪幅度略為調低也會表示理解,只是今次加薪的幅度調整得太低,難免會令公務員團體產生政府只著重經濟狀況的印象,而忽略了公務員士氣、職方意見等等因素。 另外,公務員加薪的幅度是在新一屆政府官員剛上任就決定,林振昇議員向局方提問,當中是否有充分和各公務員團體例如四大公務員評議會或工會等代表溝通呢,未來局長又會如何再加強與公務員團體的溝通?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回應,承認本次加薪和淨指標相差是比較遠,但考慮到本年度特別的經濟狀況和政府財政狀況,希望高級公務員都可以理解。當社會經濟能回復正常時,政府會盡量參考加薪的淨指標。另外,在政府有加薪幅度的決定時,政府會和公務員四大評議會共同討論和商議。

  • 【研究制訂長遠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小組委員會】促當局為青年向上流制定新指標 及協助青年更好融入大灣區發展

    林振昇議員在2022年7月12日出席研究制訂長遠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小組委員會會議,希望政府架構重組之後各部門能夠整合資源、齊心合力,承擔起青年工作的責任。 在會議上,林振昇議員主要關注青年工作成效指標。過往政府在回覆書面質詢、立法會議員提問時,都會著重提及政府如何積極帶動本港青年參與內地交流計劃和推廣活動,包括「青年內地考察計劃」亦有數以萬計的青年參與,以增加本地青年對國家歷史、發展機遇的認識,但數字背後又是否能夠真實反映工作成效的指標?社會事件凸顯本地青年對國家的認識仍不足夠,除了參與內地交流活動的數字之外,當局應檢視過往工作,特別在青年向上流制定新的指標,為青年創造更多機會。 另外,文件亦有提及「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總共有400多間企業參與計劃提供3000個職位,但最終只有1000多位青年入職。當局又如何評估計劃成效?始終兩地就業工資、文化觀念差異較大,大多願意參與計劃的往往是熟悉內地的青年,計劃似乎未能真實反映本地青年參與度。其中非創科職位亦需長時間進駐大灣區城市,難免令年輕人較難適應,因此卻步。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林振昇議員建議當局提供更多更具流動性的職位,可以讓青年往返本港和內地城市工作。讓本地青年體驗內地城市就業之餘,亦不至於完全脫離香港環境,從而讓青年循序漸進的適應內地工作及生活,才能進一步融入大灣區發展。

  • 【立法會會議】促當局重新檢視各項輸入外勞計劃 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

    會議過程正式紀錄 2022年7月6日|星期三|上午11時03分|會議開始 林振昇議員: 多謝代理主席。其實來港工作的人不止是透過“補充勞工計劃”來港,每年亦有數以萬計的人經入境事務處的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香港工作。局長在剛才的答覆指出,這數項計劃的目標和目的是不相同的,但過往有一些個案在“補充勞工計劃”下不獲批准,但根據入境事務處的計劃提出申請卻又獲得批准。日後勞工及福利局便會管理所有計劃,我想問當局,會否重新檢視各項計劃的申請準則和分工,以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多謝代理主席。 發展局局長: 多謝代理主席。“補充勞工計劃”針對的是技術員級別或以下的工種,而由入境事務處管理、為專業人士而設的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是針對另一類工種,兩者其實有很清晰的界定。每項計劃都有其要求、規範和條件,最重要是確切根據每項計劃所設計的條件、規範,去處理就有關計劃提出的申請。所以,兩者處理的工種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是針對人力問題,即技術員級別或以下,而另一個是人才問題,即專業人士。多謝代理主席。

  • 【教育事務委員會】職業教育教師招聘應具靈活性 及清晰解說取消學院註冊資格準則

    林振昇議員出席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支持當局將會修訂第320章《專上學院條例》,主要關注三個問題。 首先,林振昇議員關注專上學院的教師招聘資格問題。以往專上學院條例第 2(g)條規定聘用教師最低要求是具備大學學位,今次當局對此作出修例,建議學院須制定公開透明程序招聘合適教師,以取代第 2(g) 條規定下缺乏彈性的教師聘任要求,林振昇議員對此表示歡迎並希望加強落實。 與傳統學術不同,學院在選擇老師教授應用課程上或會傾向聘請行內專業人士。以往有學院欲聘請行內有名的行政總廚任教飲食業管理課程,但其未必具備大學學歷,令到學院在招聘老師範圍上有所限制。林振昇議員建議教育局因應職業教育的需要,應繼續在導師資格上提供靈活性,除學術資歷以外,亦要看重教師的工作經驗和成就,希望今次修例能加以落實擴闊教師招聘範圍,以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另外,在最新的專上學院條例中將取消「在實驗室中必須要有專責人員在場才可以進行任何實驗」的規定。振昇認為現時或許有其他危險品條例作為規管,但如果取消這個規定,如何有效的確保學生和教職員在使用設備上的安全? 再者,在取消註冊專上學院資格準則方面,有部份院校會擔心因收生不足或學生人數少的問題而被取消教學資格。如果有符合法例又能維持教學質素的自資院校願意「蝕住做」,會否可能會被教育局取消教學資格呢?假如有院校已被決定取消資格,林振昇議員建議要提供一個過渡安排讓在該學院師生作準備。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應:在修章後對專上學院的教職員是提供了彈性,只要該教職員被評估是有教授該課程的能力就能勝任導師一職。另外,就危險品條例問題,政府已有另一個通用的危險品條例以防止意外發生,因避免條例重複所以取消該條列。再者,如果有課程的目標是計劃讓小眾對象就讀,教育局則不會以學生人數作評估學院教學資格的標準。

回到最頂.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