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517 個結果

  • 【立法會會議】就《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發言

    2025年04月16日|星期三|上午11時|會議開始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16日出席立法會會議,並就《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發言,以下是他的發言全文: 財政司司長早前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採納了勞聯在開源節流、為民紓困及投資基建方面提出的部分意見。本港經濟近年受內外因素影響,復甦步伐未如預期,政府去年不少收入遜於預期,導致今年度再次錄得赤字。現時政府採取「節流為主,開源為輔」,我是認同的,但必須盡量減少對公共服務和社會民生的影響。 《預算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管控政府經常開支,包括建議推出加強版「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在2025至26年度節省經常開支的幅度由原來1%增加至2%,並延續安排至2027至28年度,削減幅度加起來是7%。我認為這步伐是相對務實,如果一下子將目標設得太高,部門可能減省一般性開支包括燈油火蠟都未能夠達標,下一步就要向更多涉及民生的公共開支「開刀」。市民是否真的能夠承受和接受呢,我是抱有懷疑的。 政府不再以貧窮線來量度貧窮狀況,貧窮線有其不足,我是理解的,但政府改以精準扶貧,成效又會如何呢?社區客廳暫時不太多人參與受惠,共創明teen基本上只是給予基層學信心面對未來,並不是實質的扶貧措施。部份基層市民還住在劏房,未有這麼快可以上到簡約公屋,而租金津貼即「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將在今年6月結束,過往經常在財政預算案見到電費補貼,公屋免租,綜援雙糧等都是大縮水,甚至沒有,失業率由2.8%微升至3.2%,當中可能包括一些基層市民都失業,部份基層長者搭長途車不再是2蚊,一個月可能洗多一百幾十,從這些情況看,很難相信貧窮情況有大改善。政府取消學生津貼2500蚊,因為不論貧富派,政府財赤要慳錢,我都勉強可以理解,但讓劏房戶受惠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為何不可以延長多一兩年,等他們上了簡約公屋先取消呢,他們無拿綜援,不存在雙重福利,這些難道不是精準扶貧嗎? 政府在2020年建議為低收入人士代供強積金,在積金易平台全面運作時實施,平台今年底就會全面運作,為何財政預算案仍未公佈細節和時間表呢?為幾萬個超低收入人士代供強積金,這些全職月入都未必超過1萬蚊,改善他們的退休保障,這些不是精準扶貧嗎?所以希望政府認真思考精準扶貧的成效同不足,仍希望政府在財赤下,集中資源支援有需要的群體。 值得肯定的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特別財委會中表示,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是可以繼續接受申請,現時已有超過3萬人登記,有部份陸續取得津貼,表示推動重投勞動市場有成效,人力推算指出未來欠缺幾萬個非技術工種及服務行業的人手,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正正就是吸引婦女入職這些工種,對紓緩人力不足是有正面幫助。 雖然政府要節流慳錢,但投放在發展的資源不能減少,包括提升優勢產業和投資基建。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陸續上馬,加上經濟民生的工程項目將會開展,每年基本工程開支預計由900億元增加至1,200億元,對於私人工程量大減,影響不少承建商同建築工友的工作,工務工程加碼,對業界可以說是有少少止渴,期望政府思考如何讓新增工程,使不同類型的承建商和不同工種的工友都可以受惠。發展北部都會區,預算案都提到政府將會通過加大發債來融資。政府預計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會維持在12%和16.5%,對比其他國家同地區,可以說仍然是相當穩健的水平。發債投資基建是國際常見做法,只要政府嚴守財政紀律,將籌集的資金不用於支付經常開支,更加無須擔心。 節流以外,政府提出了數項增加收入措施,當中包括增加各項人才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申請費,收回成本亦都是合理。教育是政府三大開支範圍之一,高才子女現時可以本地生身份入讀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可獲政府津貼入讀本港的公營及直資中小學。高才通計劃主要目的是吸引人才來港工作,受養人享有的教育安排只是配套措施,呢項配套是否可以收取一些合適費用,略高於本地土生土長學生的學費呢。換言之,僅減少部分資助。對於C類(即剛畢業)的高端人才而言,尚未有子女,因此並不受影響。而對於A類(年薪達250萬港元或以上)的高端人才,即使收取適當學費,也僅對其造成有限影響,但此舉卻可以有效紓緩政府在教育方面的開支壓力。 最後,預算案提到政府投入龐大資金興建政府隧道及主幹道基建,為體現「用者自付」的原則,會檢視這些設施的收費。在討論大欖隧道收費時,不少議員認為收費不應以回收成本為主要考量,而應以調節車流量為主要考慮,但是今次財政預算案似乎已經一垂定音,即政府隧道是有權收回成本,而且是好合理的安排,好似話給大家聽過去你們已經得益不少,其實每條道路都是投入不少資源去興建及保養,如果要實現用者自付,是否連行人路都要變成收費呢?我希望政府在檢討設施收費時,認真思考,平衡市民承擔能力,特別顧及揾食商用車的負擔能力,在收費上作合理的平衡和調整。

  • 【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關注政府應用人工智能成效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11日出席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第十九節,討論創新科技及工業發展措施,他主要關注支援中小企升級轉型措施及政府應用人工智能的成效。 林振昇議員指政府過去推出各類計劃以推動中小企業數碼轉型,包括由數碼港推出的「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先導計劃)以及創新科技署推出的科技券等。前者計劃主要協助企業應用電子支付系統和線上推廣等,後者計劃旨在資助企業或機構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他詢問政府如何協助中小企業在業務上善用人工智能方案,以提升效率? 另外,林振昇議員亦關注政府部門應用人工智能的成效。政府於去年中就開始使用由HKGAI研究的港文通,協助公務員處理撰寫、翻譯的文書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答覆提到數字辦已經邀請所有部門試用。另外,HKGAI 亦研發其他人工智能系統,包括「港會通」可以協助生成會議概要,以及「港法通」能夠提供香港法例及案件參考。他詢問數字辦有否了解部門應用以上人工智能系統的成效,對於精簡程序和減省人手又有什麼幫助?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回覆為支援中小企業,政府還推出了「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協助申請者訂立智能生產策略。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回覆指部門在使用人工智能系統的效果理想,隨著政府服務的增加, 未來亦會繼續擴大使用人工智能系統,相信對節省人手有一定的幫助。

  • 【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關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成效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10日出席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工務部分,並關注建造業發展及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的成效。 林振昇議員發言指本港建造業的私人工程項目量大幅較少,令到相關工友的工作機會亦因此減少。他詢問政府,雖然政府將每年的工務工程撥款額由900億增加至1200億元。他詢問政府,有什麼具體措施確保讓大小型承辦商及工友都能受惠,尤其是私人承辦商? 關於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的推行情況,政府答覆目前共收到643個申請,但當中有47個撤回申請數目;另外,亦有3個工地因未有妥善應用「4S系統」而被收回獲發標籤。林振昇議員希望政府解釋有關原因,以及有什麼支援措施可以讓更多承辦商符合標準,獲得標籤? 另外,發展局曾接獲1宗勞工處轉介去跟進,指相關工地涉嫌未用好4S系統,但發現有關工地原來仍在申請階段,未獲得標籤,似乎勞工處並未掌握哪些工地已經獲得標籤。林振昇議員詢問發展局如何加強和勞工處溝通,避免再有類似情況發生?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回覆指,建造業私人工程量的確有所放緩,會要求審批部門協助私人工程盡快上馬。關於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計劃的推行情況,會透過書面答覆議員。

  • 【《2025年建築物能源效益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政府將修訂《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14日出席《2025年建築物能源效益(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政府擬修訂相關條例,以加強推廣建築物能源效益的工作,他主要關注以下三點問題。 第一,條例規定要求更多類型的建築物定期進行能源審核,即擴大規管範圍至十一類建築物,並將能源審核的週期由現時的十年縮短至五年。林振昇議員指納入能源審核範圍主要是政府建築物,而酒店、工業建築物卻並未納入範圍,希望政府解釋原因。 第二,條例亦要求強制公開能源審核報告中若干技術資料,但建築物擁有人可自行考慮是否執行能源審核報告所建議的節能措施。雖然政府鼓勵各部門積極落實,但政府會否考慮採取更多措施,譬如透過自願申報制度,鼓勵更多私人建築物擁有人積極執行能源審核報告的建議,以便政府評估成效? 第三,條例規定,如署長接獲政府某部門首長的書面意見,表明就某建築物進行能源審核,是不利於國家安全的,則該條例不適用於該建築物。林振昇議員希望了解政府就考慮國家安全因素是如何釐定相關準則。 環境及生態局副秘書長郭慧玲回覆會考慮與機電署合作,研究相關的獎勵機制並加強推廣工作。並指部門首長須審慎有關豁免決定,有關條文亦已諮詢保安局及律政司意見。至於為何不將工業建築物納入範圍,政府表示本港工業建築物用電量占全港百分之四,並且節能成效有限,因此未有納入。但若工業建築物進行裝修工程,仍需符合條例列明的能源效益標準。

  • 【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關注長者數碼共融措施成效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14日出席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推動數碼共融措施,他主要關注長者數碼共融措施的成效。 林振昇議員指除了創新及科技局、數字政策辦公室推出計劃支援長者數碼共融,勞工及福利局亦有推出類似的計劃,譬如長者學苑以鼓勵長者終身學習,以及成人教育資助計劃亦有資助慈善團體開辦長者電腦課程。就此,他建議政府整合資源,支援真正有需要的長者學習相關技能。另外,他提到「智方便」的普及程度仍有提升空間。數據顯示,61至70歲年齡段長者使用智方便約41萬,71歲或以上長者使用智方便僅14萬多,期望政府亦能加強協助長者學會使用智方便,更便利接觸政府服務。最後,他指部分長者由於擔心網上詐騙,害怕使用電子支付。他詢問政府,會否考慮為長者提供基礎的網絡安全知識和電子支付技能培訓,讓他們能更好地享受數碼科技帶來的便利?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回覆指,政府將計劃與不同的社區團體合作,包括關愛隊以及區議員等,藉助其社區網絡接觸更多有需要的長者,幫助他們掌握數碼科技的實用技能。同時,政府亦會加強宣傳,推廣長者登記和使用智方便,進一步提升長者使用率。至於電子支付方面,認為需審慎處理,將首先教導長者學會保護個人資料,然後才逐步教授網上購物等基礎技能,從而減少他們的疑慮。

  • 【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關注中高齡人士就業和工傷僱員保障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9日出席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勞工、人力發展及退休保障。他關注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和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成效。 就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政府答覆計劃至今已錄得35 203名參加者及13 670宗就業個案。林振昇議員指計劃旨在鼓勵40歲或以上人士重投就業市場,有助僱主更容易招聘人手,特別是人手短缺、經營較為困難的行業。由於申請人數遠遠超出預計受惠名額,他詢問政府如何處理未獲批的申請,以及未來一年會否繼續接受申請? 就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政府答覆共有1803名工傷僱員參加先導計劃,當中有1239宗完成僱員復康個案,但受惠人數比政府預計的5000人少,而為其三年的計劃亦接近完結。就此,林振昇議員詢問政府,會否考慮將計劃恆常化,並繼續擴闊至其他行業及工傷種類,讓更多工傷僱員受惠?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覆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成效不錯,政府已經增加撥款,但都需要考慮成本,會盡最大努力讓更多人受惠。至於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會檢視計劃成效,未有最後結論。

  • 【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關注扶貧政策和課後托管服務成效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9日出席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福利、扶貧及兒童事務。他關注扶貧政策和在校課後托管服務計劃成效。 林振昇議員提到,政府取消貧窮線後,如何評估扶貧政策的成效,他指社區客廳未必有太多家庭參加,同時,簡約公屋未能短期內全部上樓,而租金津貼今年亦快到期,再加上學生開學2500元津貼取消以及失業率微升等現象,很難說貧窮情況有所改善,他關注當局如何去評估措施的成效。至於在校課後托管服務計劃,他關注整體成效,詢問政府有否了解參加計劃的婦女,是否很多人已有工作或重投勞工市場,認為政府應繼續鼓勵更多學校參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覆指,貧窮線有很多不足之處,本屆政府希望精準扶貧,對準目標群組提供協助,每個項目亦會有詳細評估,例如今年內最少會有合共9間社區客廳,預計可服務約4000個劏房戶,全年服務人次超過61萬。並表示在校課後托管服務計劃成效不錯,收到家長反映親子關係有所改善,亦能夠騰空時間做兼職工作。

  • 【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關注各項選舉宣傳費用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9日出席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政制及內地事務。他關注2025 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的開支及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宣傳費用成效。 根據政府答覆,2025 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補選的預留撥款約為2.33億元。林振昇議員指有關選舉只補選幾十個選委席位,每席預計花費數百萬港元,有關選民人數亦較少。他詢問政府,會否考慮透過整合票站及減少租用場地開支等方式以壓縮開支? 另外,政府答覆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宣傳費用達到1.7億,林振昇議員指2021年立法會選舉宣傳預算開支僅為4700多萬,詢問政府為何今年費用如此之高。長遠而言,會否考慮從學校的公民教育入手,讓學生學會更加關心社區、登記做選民,更好提高市民的公民意識? 最後,林振昇議員亦關注便利內地港人投票措施。他詢問政府,除了機場之外,會否考慮在落馬洲口岸、蓮塘口岸等設有鄰近邊境投票站,從而便利更多內地港人投票?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回覆指,選委會補選的費用只是估算,需視實際情況,並會採取審慎態度處理。認為宣傳費用對選舉的成效非常重要,有助提高市民的參與度,並加深選舉制度的了解。至於票站方面,政府正在物色合適的地方作為鄰近邊境投票站,目前正在實地考察。

  • 【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促就聯廈聯管計劃制定目標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8日出席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討論民政、青年及婦女事務。他關注「聯廈聯管」試驗計劃目標以及關愛隊轉介工作成效。 就「聯廈聯管」試驗計劃,政府答覆已預留約700萬元推行有關計劃,但並沒有就參與大廈的數目制定目標。林振昇議員詢問政府有否評估開支是否足夠,會否透過增加人手、舉辦簡介會等方式,協助更多「三無大廈」和舊式單幢樓宇的業主達成共識,共同聘用同一間物管公司,以改善相關樓宇的管理? 此外,就「關愛隊」隊員的轉介服務工作,政府答覆未有備存「關愛隊」轉介區内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個案的數字。林振昇議員建議局方訂立轉介的目標,讓更多有長期需要的長者轉介到相關的社福利機構接受服務。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麥美娟回覆指,非常重視大廈管理工作,會善用現有資源和撥款做好解說工作,除了職員之外,區議員和關愛隊亦會透過日常探訪和交流,讓業主了解計劃。

  • 【新來港人才快速融入香港事宜小組委員會】關注協助新來港人才了解本地生活和文化措施

    林振昇議員於2025年4月8日出席新來港人才快速融入香港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關注政府協助新來港人才了解本地生活和文化的措施。 林振昇議員指不少新來港人才來到香港後,發現難以找到與其專業匹配的工作,又或者難以適應不一樣的工作文化,與原本的期望有落差,他認為部分原因或與網上錯誤廣告信息有關。就此,他詢問政府,人才服務辦公室會否在外地舉辦更多簡介會,向有意來港的人才介紹香港的工作機會,並宣傳正確資訊,幫助他們更好融入香港生活? 另外,林振昇議員亦關注近期針對新來港人才及港漂學生的租屋騙案。有不法之徒冒認業主騙取租金,今個月至少150名「高才通」或港漂大學生中伏,涉款逾1,300多萬港元。他詢問政府,如何加強向新來港人才宣傳防詐騙信息,以及打擊相關詐騙集團,避免更多人才受騙?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回覆指,政府過去已在多地大學舉辦簡介會,向學生介紹香港的真實情況。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表示,政府會加強向來港人才宣傳防騙信息,警方亦會持續調查相關案件。

回到最頂.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