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立法會會議】口頭質詢 持受養人簽證入讀本地學校的學生

  • honlamchunsing
  • 3月1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第五項質詢 (口頭答覆) 持受養人簽證入讀本地學校的學生

林振昇議員問:


根據教育局就專上課程收生有關本地學生的定義,獲入境事務處首次簽發受養人簽證或進入許可證時未年滿18歲的學生,均視為本地學生。有意見認為,本地學生的定義過於寬鬆,或影響學位競爭的公平性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源的精準運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每年及本年至今,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下以受養人身分獲准來港的12歲至17歲人士的人數為何,並按各個歲數列出分項資料;

 

(二)會否收集經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入讀教資會資助課程的學生是否持受養人簽證的數據,並考慮就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引入分層學費制度,向持受養人簽證的本地學生收取較高的學費;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鑑於據悉,教育局早前表示,正檢視專上院校收生有關本地學生的定義,目前相關工作的進展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有良好的教育基建,多元優質的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在多項國際比較中名列前茅。加上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專上教育,香港教育具有相當吸引力。八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每年為本地學生提供15 000個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應屆本地高中畢業生可經「大學聯招辦法」(聯招)及非聯招辦法,申請入讀資助學位課程。至於非本地學生,目前,院校可以以超收形式,錄取最多百分之四十的非本地學生。所有院校一貫按照公平和擇優而取的原則,按既定機制及程序,甄選及錄取學生。

 

  根據現行收生安排,獲香港特別行政區入境事務處首次簽發受養人簽證/進入許可證時未年滿18歲的學生,均列為本地學生。近期有意見關注持上述受養人簽證持有人在不曾到港學習或生活的情況下,卻單憑受養人簽證,就可以以本地學生身分,入讀教資會資助大學的資助學位,享受大學學費資助,會影響學位競爭的公平性及公帑運用的精確性。就此,政府正全面檢視有關安排,通盤考慮各種可行方案,以善用公共資源,回應社會關注。

 

  就議員的提問,回應如下:

 

(一)政府自二○二二年推出一系列積極招攬人才措施,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等。由二○二二年十二月底至今年二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超過45萬宗申請,當中超過29萬宗獲批。同期共有約19萬6千名人才抵港,部分人才攜同家眷來港落戶。由二○二二年至今年二月底,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以受養人身分獲准來港的18歲以下未婚及受養子女共約13萬2千人(按年統計數字詳見附件)。入境事務處沒有備存受養子女按年齡分項的統計數字。

 

(二)根據大學聯招處的資料,從二○二二至二三年到二○二四至二五年的三個學年間,通過聯招途徑獲得教資會資助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錄取的受養人數目分別為62、68以及185人。

               

  目前,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本地學生學費水平劃一為每年42,100元。而所有教資會資助修課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均不獲公帑資助,大學須收取至少足以收回所有額外直接成本的學費。按上述原則,大學可因應本身情況及課程成本,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自行釐訂合適的非本地學生學費水平。現時,政府沒有計劃改變相關原則和安排,但就有居留條件限制的受養人簽證持有人,我們會考慮參考其他國家/地區做法,檢視學士學位課程本地生學費資助的條件及要求,例如考慮有關簽證持有人必須於入學前在香港通常居住一段時間,才可以享有本地生學費資助,確保公帑善用。

 

(三)就檢視「本地學生」定義的工作,目前進展順利。我們分別與不同持份者見面,聆聽意見。同時,亦參考包括英國、新加坡等地的政策,以及與其他政策部門緊密溝通,現正整理各方意見,深入研究,並綜合考慮各種可行方案對人才計劃的吸引力、大專院校錄取學生的安排、海外人士的入境限制等的影響,審慎評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及執行細節。同時,為減少新措施對人才子女的影響,我們會積極考慮設立過渡安排。教育局在考慮各項方案後,會盡快公布最新安排。

 

  主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人才培育的關鍵,而人才是香港發展的動能,是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基礎。在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的領導下,教育局會繼續積極配合各項輸入人才措施,在加強對來港人才子女的教育支援的同時,不斷優化本地人才的培育,提升香港教育質量,以及配合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方向。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立法會會議】口頭質詢 加強對僱員的職安健保障

第一項質詢 (口頭答覆) 加強對僱員的職安健保障 林振昇議員問: 政府於去年四月二十八日修例,調高職安健罪行的罰則,以增加相關法例的阻嚇力。然而,有意見認為,自修例至今,致命工業意外仍然頻生,相關的法例修訂或未能對進一步保障僱員的職安健起積極作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立法會會議】口頭質詢 改善公眾垃圾收集站的員工便利設施

第三項質詢 (口頭答覆) 改善公眾垃圾收集站的員工便利設施 林振昇議員問: 據報,不少公眾垃圾收集站(垃圾站)缺乏員工便利設施,包括未設有獨立休息室、更衣室和洗手間,貯物櫃及桌椅等家具亦不足,部分清潔工人甚至需要撿拾廢棄家具及電器到垃圾站使用。此外,不少鄉村式垃圾站更缺乏...

 
 
【立法會會議】口頭質詢 向工傷僱員提供的支援

第4項質詢 (口頭答覆) 預防僱員在工作時中暑 林振昇議員問: 據悉,有工人因長期履行工作要求而患上某些疾病(例如因工作期間需要長時間站立而患上與下肢勞損相關的疾病),但該等疾病並未納入《僱員補償條例》附表2的職業病類別,因此不獲補償。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回到最頂.png
bottom of page